(河北省)黄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6日)
统筹推进总投资415亿元的22个码头建设,综合港区液化码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液化烃码头库区;散货港区矿石、3#4#通用散货等4个码头竣工投运,10万吨级泰地码头填补了区域无液化码头的空白,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所属杂货1#2#泊位外贸口岸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预验收;船舶燃料油、9#10#通用泊位等工程加快建设。煤炭、矿石码头获评国家级“绿色港口”称号,向海而生、耕海而获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集疏运体系构筑“硬支撑”。...
全站搜索
统筹推进总投资415亿元的22个码头建设,综合港区液化码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液化烃码头库区;散货港区矿石、3#4#通用散货等4个码头竣工投运,10万吨级泰地码头填补了区域无液化码头的空白,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所属杂货1#2#泊位外贸口岸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预验收;船舶燃料油、9#10#通用泊位等工程加快建设。煤炭、矿石码头获评国家级“绿色港口”称号,向海而生、耕海而获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集疏运体系构筑“硬支撑”。...
高质量推进25个省市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 22.27亿元,投资完成率100 %,在全市项目观摩拉练活动中排名第二。要素保障有力有效。开辟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及时兑现4182万元固投奖励,协调省市供电部门加快完成两条110kv高压线路迁改,高质高效推进同福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金融扶持更优更实。开展“百行联千企”活动,全年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贷款112亿元,有效解决中科锂电、嘉旭福美等项目融资难题。项目服务精细精准。深化“五个一”包联机制[2],省重点项目全部纳入环保“白名单”管理。积极协调标煤能耗指...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8个,列入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18个,省重点项目个数创近年来新高。全年集中开工项目2批次、16个,凤林2000头现代化肉牛育肥、先之锋桔梗驴肉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用。滚动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51个,62个基础设施领域项目通过省级审核,向上争取债券资金12.94亿元、额度位列全市第一。成立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中心,建立“四库一图”工具箱,与中电建、水发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全年举办集中签约4次,新签约项目34个,引进到位市外资金25.3亿元。扎实推进...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皮革后整产业园一期10栋厂房满产运营,二期工程快速推进,搭建国内首个皮革产业数字化示范平台,食草堂等19家知名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全省首家绿色家居数字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开园运营,装饰材料行业上云用云企业占比达到88%,顺利拿下深保家园、卓莱雅等多家订单,传统产业向着龙头带动、集群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格局阔步前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尚太科技总部建成投产,当年产值53亿元,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实现我县企业资本市场“零”的突破,为我县广大企业逐浪资本市场、借力跨越升级树立了...
把项目作为第一支撑,把招商作为第一抓手,坚持打基础、稳预期、促增量并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6个,开复工率89%,全年预计完成投资7.8亿元,同比增长8%。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光伏发电等一批新建项目加快推进,互市贸易交易市场、兰苑江畔等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顺利竣工。招商引资精准高效。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招商质效,“走出去”对接北京侨银、农夫山泉等一批知名企业,“请进来”接洽烟台中企联、北京新农创等意向投资考察团,累计签约项目16个,引进域外资金1.52亿...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完成技改投资9200万元,新上生产线7条,更换设备180台,企业转型注入新动能。投资3.1亿元的清水泉25万吨矿泉水项目建成投产。泉阳泉成为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第五届"进博会"官方指定用水。全县矿泉水产量达到110万吨,实现税收1.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聚兴源人参加工生产线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恒康生物人参蜜片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户,汇参堂等8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利生源等4户企业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人参医药企业实现产值6.2亿元。...
把项目建设作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硬支撑”,着力抢政策、上项目、引投资,敲响兴业龙山“奋进鼓”。审时度势抢政策。紧盯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有利契机,抢抓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贴息等政策红利,全力帮助企业降本减负,锂电池耐高温隔膜产业化等12个项目通过国家审核。突出政府投资拉动作用,累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债券资金2.57亿元,工业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见效成势,龙山区中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全力以赴上项目。坚持“项目为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狠抓重大项目,猛攻 有效投入,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召开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稳经济若干举措,常态化调度经济运行,专班化助企解难纾困,以产业“底盘”稳住了经济“大盘”。抓好工业稳健运行。支持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释放产能,梅花鹿 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39.6%,百康药业等企业产值增幅超过70%,厚德食品等6户增量超亿元企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超过97%。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东旭3d车载盖板玻璃、西安区绿电产业园等123个项目加快实施,启星铝业75mn挤压生产线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启星铝业当期产值增长20...
坚持规划引领,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和1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升城市形象,启动书香北苑、铁南两个地段共28.6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回迁楼建设,投资4200万元改造3个老旧小区6.7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48户。加强城市管理,拆除违建45处,私搭乱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实施城市更新,雨亭公园修缮后重新向市民开放。投资1.43亿元,完成建华路雨污分流改造、一水厂及城区给水管网改扩建等项目5个,城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展“春风春绿”专项行动,实施“六清一修一改 种树”,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清运垃圾...
(二)突出科技引领,农业农村稳步发展。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加快推动“一带四线十园”创建,完成铧镒农业、幸福大豆和东官高效农业3个科技示范园区升级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13.7万亩,粮食总产41.97亿斤,增产0.77亿斤,实现“十九连丰”。巩固土地确权成果,加速土地向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面积突破150万亩。创建省级科技示范园区3个,申报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31个,录入国家名录库的家庭农场1...
一年来,我们聚力开展建链强链补链行动,巩固了产业项目压舱石。紧紧围绕我区“1 2 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省百大项目、市重点项目22个,完成投资30.5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50%。实际利用内资73.1亿元,同比增长15.2%。持续推动金地大型教育综合体、万象城商贸综合体、鲁商和谐广场等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上海旭辉城市综合运营服务项目开工建设,圆通智创物流园提前三个月竣工运营,森鹰窗业成功上市创业板,募集资金9亿余元。打造孵化落地新模式,南岗工业园区入驻项目124个,实现产值6.6亿元。...
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成立重点项目前期办公室,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8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江口中学迁建、老旧小区改造等38个项目建成投用,县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沙坪至金川公路改建等50个项目加快推进,三季度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考核获得省级通报表彰。紧盯重点产业链,先后赴浙江、安徽、江苏、西安等地招商48次,举办招商推介活动9场次,接洽来宁考察客商116批次,签约国家储备林等招商项目52个,招商到位资金50亿元。精心谋划2023年县级重点项目100个380.9亿元,重点前期项...
大项目引领取得标志性成果,神信化工、北元募投甘氨酸项目落地建设,龙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全面开工,金泰氯碱60万吨高性能树脂项目即将建成,榆能杨伙盘电厂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万只湖羊全产业链项目开创国内牧光互补先河。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全方位突破,石峁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遗工作全面推进,兴文书院落成,古城宋文化街区鸣锣开市,杨家城保护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碧麟湾、尔林兔大草原、海螺湾步行街成为网红ip,“黄土魂·神木年”春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尽管受到疫情冲击,全年游客接待量仍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
能化产业加快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迈进,总投资800亿元的神信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国能5万吨pga、延长50万吨煤基乙醇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加快创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建成投运;秦创原榆林“副中心”投用,中科秦创原上郡能源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增长90%以上。围绕八大主攻方向和19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出台产业类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氢能运营平台公司...
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高标准承接、高效率落地中省重大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7亿元、地方专项债券1.1亿元;建立健全“五个一”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机制,7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3.7亿元,完成率104.1%;3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完成率103.7%。在全市率先举办首期“云上招商”恳谈会,精心筹备参加第六届“丝博会”,全年引进项目39个,到位资金43.6亿元,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坚持“三园区”错位补位发展,延安临站经济区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浩吉铁路与包西铁路连接线...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瞪羚企业2家,获评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获批全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1项,为全市唯一。跑项争资成效明显。建立实施“1126365”工作机制,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8.06亿元,同比增长64.8%,列全市第一。跑项争资“五精”工作法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重点推广。...
科学编制《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新平先行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新平先行区发展蓝图更加绚丽,发展路径更加清晰。项目建设量质升级。全力实施“项目大会战”,28个省大中型项目和109个县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8.7亿元和149亿元。以晴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峰盛新材料、金绿能新材料等“5020”项目建成投产;三龙mr数字陶瓷产业园、加西亚智慧电气家居、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华创精密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红色教育基地、s404改造提升等项目全面完工。建成浮梁通用机场一期,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
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完成“三区三线”(5)划定。盘活用地41.69公顷,完成中心城区建设项目21个,总投资3.49亿元。县城区面积扩至8.07平方公里。完成天椒大道仕民路口扩建、环城路至派替湖水系景区道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建设。新铺设燃气管网3千米。实施棚户区改造212套。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设施实现联网运营,建成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套,铺设污水管网12.34千米,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