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62家规上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37家,总产值182.92亿元、占比68%;食品制造业企业21家,总产值81.92亿元、占比30%;饮料制造业4家,总产值5.44亿元、占比2%。具体情况如下:
—— 农副食品加工业(37家)
①肉类加工。规上企业10家,总产值75.1亿元、占比28%,包括双汇、千喜鹤、福润等。
②饲料加工。规上企业17家,总产值67.27亿元、占比24.9%,包括禾丰、波尔莱特、大北农等。
③粮油加工。规上企业...
到2025年,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协调优质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跻身沈阳市前列,形成沈阳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1.学前教育。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公办民办互补的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100%,公办率55%以上,普惠率90%以上。
2.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小学年度辍学率零,初中年度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以上,特殊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100%...
1.在就业创业方面。进一步提高“双服务”水平,着力优化就业环境,扩大就业总量,实现全区高质量稳定就业。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新增城乡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500人、带动就业3000人;确保登记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精准帮扶困难人群全部实现就业。
2.在社会保障方面。到“十四五”期末,社会保障政策覆盖率保持100%。保持社保基金顺差优势,确保我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应保尽保,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金“预防失...
1.林业生态建设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极端天气频繁,而且受全球新冠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国际发展看,各国普遍认识到了,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淡水安全、生物安全、气候安全、木材安全、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冲击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艰难时期,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2.林业生态建...
从国际来看,当前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正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建立高产高效、营养健康、安全环保的新型农业科技体系。特别是随着生物质能源发展和食物需求的增长,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出现,农业将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从全国来看,新时期国家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政策的支持是新时期农业发展最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支持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市场扩张、比较效益的逐渐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不断改善以及科技发展等都将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难...
浑南区(不包含沈抚新区69平方公里)总面积734平方公里,现状常驻人口约70万人,户籍人口43.5万人,现有公办中小学校33所(其中小学17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高中2所、特殊学校1所),用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在校学生 3.85万 人(其中小学2.8万人、中学0.9万人、高中0.15万人);幼儿园189所(其中公办园28所、民办园161所),在园儿童22419人(公办园12296人、民办园10123人)。
近年来我区城市生源急剧增多,但建成投入使用的学校相对较少。2016年以来...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支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规模和质量不断扩大和提升,其中:建成城市社区文化广场195个,涉农社区文化广场126个,总面积13.9万平方米;建成社区文化活动室83个,涉农社区文化活动室113个,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电子阅览室60个、社区书屋44个;建成27个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广场,占地面积近35万平方米。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年均组织策划举办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浑南之夏”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年均100场次以上,各类文化培训500场次以...
加快传统车型转型升级,提高高端车型比例,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壮大整车企业实力。以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为重点方向,以华晨宝马为龙头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提高汽车核心部件供应链配套水平,瞄准动力总成、汽车电子、动力电池、轮毂电机等高附加值汽车零部件领域,扎实做好外引内育工作,到2025年实现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30%以上。探索布局汽车后市场新业态,构建集“食、住、行、游、购、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汽车文化服务聚集区,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测试服务,推进汽车产业向产业链后端、价值链高端延伸。(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2016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惠民新居东规划路、惠民新居南规划路、惠民新居南北配套路、御龙城东规划路、建院巷、保利海上五月花西规划路、佳和新城22米规划路、越秀星汇云锦配套路、中金启城北规划路、其仕和悦西规划路等16条小区配套路建设工作。组织实施区内道路整修工程,完成了北一经街、十四纬路、天坛一街、方家栏路25项、万莲路、万寿寺街、祥云北路、广生泉北巷等122条破损严重的道路整修工作。完成友爱东一巷、清泉巷、方凌路支线、方青南路延长线、兴化北巷、天光南巷、马官桥南街、西顺城内街、钟楼东巷、广生泉巷等14条背街...
主要目标:
1.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
——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
——妇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
——妇女常见病防治力度不断加大。
2.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3.妇女身体健康素质持续增强,健康素养水平提高。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达到55%以上。
——妇女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比例不断提高。...
主要目标: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6%以上。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
3.适龄儿童普遍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适龄儿童普遍接受高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
到2025年,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质量第一的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发展优质高效农牧业,繁荣发展服务业,做强做大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支柱产业及大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和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质量强区基本建成。...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和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的适宜产业。城市周边县城要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建设城市“后花园”,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支持承接生态地区超载人口转移,整合运用各类政策,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支持发展体育运动、健康养生、汽车测试等产业,倾斜布局“新能源 ”产业。实施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水源涵养、防沙治沙等项目。支持边境县城强化信息化戎边、优化配套公共服务布局,增强守边...
源充足、绿色低碳、成本低廉的氢气资源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包头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好、品质较高,可转化为规模化绿色氢气生产能力。风能方面,全市目前风能可开发量达1542万千瓦,山北地区70米高度处全年平均风速为8.1米/秒,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446.7瓦/平方米,是国内风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太阳能方面,全市目前光伏可开发量达2660万千瓦,包头市年可照时数达到3164—3168小时,年可利用天数300—330天,年总辐射1658.05—1675.14千瓦时/平方米•年,直辐射2236.89—2299.3...
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障制度。配套完善救助管理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落实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配套政策,强化站内照料职责,加强托养机构监管,切实保障受助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健全流浪乞讨人员转介处置机制,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发动社会力量,推进救助寻亲服务,帮助滞留人员回归家庭和社会。推动符合条件的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并享受相应社会保障。推进源头治理,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减少反复流浪乞讨现象。
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积极拓展“物质 服务”的救助方式,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促进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